邂逅法蘭西?中法印象—法國百合室內樂團音樂會 |
2019-10-30 16:54:10 稿件來源:阜陽公眾網 |
今年是中法建交的55周年,您想要近距離領略法國音樂藝術、感受一場視聽盛宴嗎?現在,和法國室內樂面對面接觸的機會來了!受阜陽廣播電視臺邀請,法國百合室內樂組合將于11月4日來阜上演一場“邂逅法蘭西”—中法印象法國室內樂阜陽音樂會。 (圖片來源于網絡) 來自法國的藝術家們在演奏西方經典室內樂作品的同時,挖掘并發(fā)揚了中國經典音樂的精髓,尋找中西音樂的融合、貫通。 室內樂(Chamber music)源于巴洛克時代,大約于16世紀末產生于意大利,由少數人演奏、演唱,是宮廷貴族雅士休閑娛樂的一種音樂形式。經過漫長的歷史流變中,它從貴族庭院走向大眾舞臺,發(fā)展成一種表達人類情感最深刻、最細致的重要器樂體裁。 雖然沒有交響樂般龐大的氣勢、歌劇中宏大的場面,但它以精致抒情為主線,營造出人與人之間親切交談式的音樂享受。 法國是個浪漫與藝術的國度,幾世紀以來,詩人、畫家和音樂家在追逐異國情調和回歸自然的本真中造就了它不經意的精致文化。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將為我們帶來美妙音樂享受的法國百合室內樂組合的五位藝術家們。 Jean-Marc.Goujon 讓 ·馬克-古戎 長笛演奏家 指揮 法國長笛演奏家、鍵盤演奏家讓·馬克-古戎是一位集演奏與創(chuàng)作于一身的音樂人,尤其擅長演奏巴洛克時期和浪漫主義作品,因其音樂的細膩表現和對各類作品風格精準的把握,使其在古典和現代音樂屆獨樹一幟,得到業(yè)內人士的高度評價。 Olga KIRPICHEVA 奧爾嘉·琦爾碧謝娃 法國俄裔鋼琴家 13歲時便開始了國際獨奏生涯,受邀參加在法國科爾馬舉辦的弗拉基米爾·斯皮瓦科夫古典音樂節(jié),并獲得了俄羅斯文化部的獎學金。畢業(yè)于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2015年赴巴黎音樂學院深造。并長期活躍在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舞臺上,舉辦了多場音樂會,在德國、比利時、阿美尼亞、格魯吉亞、西班牙、意大利、丹麥、瑞士、西班牙和捷克巡回演出。 伍艾 旅法抒情女中音 旅法抒情花腔女中音歌唱家,多次在國際聲樂比賽中獲獎,成功舉辦了多場法國藝術歌曲音樂會。2010年法國前總統(tǒng)季斯卡德斯坦為她在藝術上的頗高造詣頒發(fā)了獎杯。近兩年來她致力于歐洲巴洛克音樂的演唱和研究,并得到行內人士的高度評價,她頻繁受邀與享譽國際的法國馬修斯巴洛克古樂團Ensemble Matheus合作。 Petr RUZICKA 彼得· 盧茨卡 畢業(yè)于捷克國立音樂學院和法國巴黎國立音樂學院,師從于著名小提琴家Maurice Bourgue. 目前擔任捷克布拉格交響樂團指揮,致力于巴洛克音樂的演繹和研究,并受邀與眾多著名的巴洛克樂團演出,作為全能型音樂家,他還與多位電影人合作,尋找音樂,戲劇,舞蹈,美術的完美結合。 徐理 留美杰出低音提琴家 中國音樂學院的客座教授 華人世界中最有特色的低音提琴獨奏家,中國音樂學院客座教授,曾任職澳門樂團低音提琴首席、新加坡交響樂團低音提琴副首席、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低音提琴教師、美國羅切斯特愛樂樂團樂師、香港管弦樂團客席樂師。于上世紀90年代就讀于多所世界知名音樂學府:包括密西根大學、多倫多皇家音樂學院和世界排名第一的伊斯曼音樂學院,并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 中國的古風碰撞法國的浪漫 不知道又會有一番怎樣的風情韻味! 等您來現場見證! |